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

· 臺灣商務印書館
E-bog
541
Sider

Om denne e-bog

 
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是農業時代的作息指標,
每個節氣有三候十五天,每一候各有不同的自然現象。
本書以乾隆皇帝作詩詳解七十二候的奧祕為開展,透視古人的生活日常。
 

一年起始的節氣不是立春是小寒?
吃尾牙是臺灣特有的習俗?在何時出現?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跟哪個節日有關?
「二月初二」很忙,皇帝和民間各有各忙,但忙什麼?
唐朝公務員福利很多,三伏天可早下班,臘八還送宮廷護唇膏。
 
每首膾炙人口的詩詞,都藏著一種節氣
作者精選近900位詩人、20000首詩
描繪出節氣與詩詞背後的文化寓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滿城盡帶黃金甲」
 
節氣體現在古人與大自然互動的哲思裡
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每候都會有一種自然現象相應。詩人將每個季節的變化詳細記錄下來,以自然作為創作靈感來源,結合自己的人生,揉合出一段段生命詩篇。本書以四季為序,從小寒起始,至冬至終結,深入七十二候、四時八節。作者爬梳古今典籍,蒐羅歷朝各代的節氣詩作,帶領讀者認識古人眼中的二十四節氣,也從節氣中重新領略文學,透過詩詞故事體驗節氣的每一天!
 
氣候變遷、動植物演變、慶典風俗,囊括歷史地理的發展
以乾隆解釋七十二候自然現象的律詩為基礎。每一候都有萬物發出的先兆,動植物、昆蟲呈現細微變化,象徵時間演進、氣候改變。而生活在節氣的古人,還會因為各地的風土不同也有不同感受,進而影響節氣特有的花卉與節慶,讓我們能在生活感十足的詩詞中,體會三千年的歲時文化。
 
記錄時間、剖析心境、詠嘆生命,古人三千年的心靈軌跡
冬至日時,陸游想說自己又老了一歲。
櫻桃花開時,李白想念許久沒見面的親友。
除夕夜時,孟浩然只想早點睡覺,期待夢歸故鄉。
元宵節時,州官心心念念只准放火,不許點燈。
驚蟄日時,韋應物看到鄉間一片春光,心情很美好。
牡丹花開時,李白陷入糾結,到底是牡丹美,還是楊貴妃美。
大暑時,黃庭堅欣賞笛子演奏會,表示很消暑。
三伏天時,蘇軾正跟柳公權跨世紀爭論,你感到涼爽也要懂得分享。
秋老虎時,白居易抱怨習俗誤人,明明九月還熱得要穿夏裝。
重陽節時,蘇軾跟朋友說,難得見面別急著走,一起賞菊吧,不然就要凋謝了。
 

Om forfatteren

作者介紹

黃啓方,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世新大學中文系終身榮譽教授,亦曾任《國語日報》社董事長。教學生涯五十餘年來,曾於國內外多所大學擔任客座教授、訪問學人,如東吳大學、文化大學、政治大學、韓國漢城大學、高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香港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四川大學等學校。

研究領域為唐宋文學。著作多元,著有《你不懂很有哏的生肖:文學與歷史形塑下的十二靈獸》、《人間有味是清歡:東坡肉、元脩菜、真一酒,蘇軾的飲食生命史》、《唐宋日記文選釋》、《宋十三家生平事跡考述》、《東坡的心靈世界》、《黃庭堅與江西詩派論文集》、《唐宋文學十一題》、《兩宋詩詞文綜論稿》、《東坡題跋編年校注》、《山谷題跋編年校注》、《鬼谷子與鬼谷文化綜說》等;另有雜文集《多情應笑》、《弄孫》等。

Bedøm denne e-bog

Fortæl os, hvad du mener.

Oplysninger om læsning

Smartphones og tablets
Installer appen Google Play Bøger til Android og iPad/iPhone. Den synkroniserer automatisk med din konto og giver dig mulighed for at læse online eller offline, uanset hvor du er.
Bærbare og stationære computere
Du kan høre lydbøger, du har købt i Google Play via browseren på din computer.
e-læsere og andre enheder
Hvis du vil læse på e-ink-enheder som f.eks. Kobo-e-læsere, skal du downloade en fil og overføre den til din enhed. Følg den detaljerede vejledning i Hjælp for at overføre filerne til understøttede e-læs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