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傳立新:香港城市規劃發展史(1841-2015)

·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5.0
4 reviews
Ebook
446
Pages

About this ebook

1841年,英國人首次在香港島進行人口調查,發現有約五千多華人居於小島上,大部分為赤柱及筲箕灣的漁民。島上缺乏可發展的土地資源,夏季更受颱風吹襲,毫無經濟價值,清政府從未視小島為城市。香港特區政府估計2015年全香港人口約732萬,是一個擁有完善設施的現代城市,堪與全球其他國際大都會嫓美。可見香港的崛興與發展,與完善的城市規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城市在不同年代所面對的挑戰錯綜複雜,也具本地特色。本書嘗試從社會及政治、經濟等不同角度,分六個階段,分析自1841年至今城市規劃發展的歷史,探討香港制定城規法例、土地使用、房屋政策、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以至區域規劃等的特徵和演變特色,解構城市規劃策略轉變的脈絡;並比較在不同發展階段城規與社會結構轉變的互動,了解社會需求如何影響城市規劃,城市規劃如何帶動社會結構轉型,冀能為未來的城市規劃提供參考素材。

Ratings and reviews

5.0
4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何佩然,致力從事社會及經濟史研究,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李和聲香港歷史資源中心主任及逸夫書院校董會成員、梁保全香港歷史及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勞工及福利局香港太平洋戰爭紀念撫恤金顧問主席、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香港保育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委員、古物諮詢委員會成員、衛奕信勳爵信託理事會成員等。她也是法國巴黎索邦大學杜篷客座教授。她曾出任法國巴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研究顧問,近年關注近代香港都市化問題,2011年獲法國教育部頒授棕櫚教育騎士勳章,以肯定她為高等教育界所做的工作。 曾出版多種有關香港及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專書,如《地換山移──香港海港及土地發展一百六十年》、《建城之道──戰後香港的道路發展》、《點滴話當年:香港供水一百五十年》、《築景思城──香港建造業發展史(1840-2010)》、《風雲可測──香港天文台與社會的變遷》等,其中《風雲可測》獲2004年優秀出版大獎。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