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詩集中,歷歷是近年來社會運動及國際人權事件的軌跡,從反國光石化、反中科搶水、反土地徵收條例、反核......到紀念陳文成、聲援劉曉波、艾未未、伊朗導演潘納希,以及為圖博而作的多首詩篇。取名《仁愛路犁田》,鴻鴻在後記中告白:「就像耕作,講究的不是姿勢優美,而是能否引入豐沛的濁水,滋養新鮮的稻米。筆耕於我如果仍屬必要,那是因為可以真實呈現一時一地的想法,與文字讀者、街頭聽眾、或是親密愛人相溝通。詩是拿來興、觀、群、怨的,不是拿來陳列玩賞的。革命與愛情,率皆追求群體美好生活的步驟。如果有一天我們可以不必再革命,世界可以不再需要這些詩,或許那才是一個時代最大的成就。」
鴻鴻
本名閻鴻亞,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曾獲時報文學獎、
曾任《表演藝術》、《現代詩》、《現在詩》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