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排寒手冊【暢銷修訂版】: 《傷寒雜病論》的養生自療大法

· 台灣廣廈
5,0
1 avis
E-book
312
Pages

À propos de cet e-book

  熱賣破萬本、暢銷改版!
  第一本把千年醫典智慧化為現代保健良方的驅寒解病書!
  不必花大錢,排寒自癒在家就能做!

  寒氣是健康的最大殺手,可說是萬病之源。
  癌症、心肌梗塞、腦中風、糖尿病、肥胖等疾病都與體內過寒有關,
  氣不通、血不足,寒氣就會趁虛而入,危害健康。

  本書為融合醫學博士的不傳之祕、千年醫典智慧的排寒祛病養生法,
  只需要每天自我觀察臉色、手腳或大小便狀況,
  就能找出寒氣的蛛絲馬跡,
  運用簡便又有效的經穴療法+藥膳食補
  健脾、固肺、護腎、強壯足部,
  達到補血、溫經又通絡,完全驅除體內寒氣!
 
  10種補血聖品:當歸、黃耆、枸杞……,利用易得藥材互相搭配,補氣養血。
  18道排寒藥膳:黑芝麻粥、木耳紅棗湯……藥材與日常食物相輔相成,養生防病、改善體質。
  7個養生重點穴位:關元穴、湧泉穴、足三里穴……,點、按、揉、搓、敲,輕鬆除百病。
  6種立刻溫暖身體的方法:踏步法、按摩法、浴足法……,足部暖和了,人就好眠無病。
  27種常見疾症自療法:例如過敏性鼻炎、咳嗽、消化性潰瘍、失眠……,自癒不求人。

  不痛不病、健康活天年,從本書的排寒大法開始!

本書特色

  【1】千年醫典現代解讀!融會歷代神醫與經典的養生大法

  東漢醫聖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是歷代醫家推崇的醫學經典。本書作者從《傷寒雜病論》的治病方法著手,結合《黃帝內經》的養生智慧以及歷代中華神醫的治病絕學,歸納出一套適合現代人生活作息、驅寒氣、增壽命的獨門養生法。

  【2】易懂易學易實踐!從頭到腳找回健康
  利用書中簡易的身體觀察法,就能了解自己的體質現況、判斷寒氣入侵的程度,接著可依據自身方便性,選擇書中適合自己的食療、穴位按摩、簡易運動等方式,達到提高體溫、活絡氣血,有效驅除寒氣。

  【3】排寒解病關鍵!健脾、固肺、護腎、養足
  排寒首重五臟中的「脾」,以補足、暢通氣血,加上被稱為先天之本的「腎」、抵抗外邪入侵的第一屏障「肺」、人體的第二心臟「足」,以上四者,就是保護身體不受寒氣入侵的關鍵。本書特別提供「脾、腎、肺、足」的保養法,讓寒氣無機可乘。

  【4】全家適用!男女老幼的保健良方
  本書內容適用於各種年齡、各種體質。使用最淺顯易懂的文字,解釋寒邪入侵與排出的途徑,更針對過敏性鼻炎、咳嗽、消化性潰瘍、高血壓、月經不順、失眠、胸悶、肥胖等二十多種常見症狀提出治療法。健康、長壽從了解身體狀況開始,更從日常生活開始未病先防。

Notes et avis

5,0
1 avis

À propos de l'auteur


王長松


  醫學博士。東南大學臨床醫學院中醫學教研室主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主任。江蘇省中醫藥學會理事,老年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江蘇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身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睡眠研究會會員。曾先後師從於西北名醫杜雨茂教授和國家級名醫周仲瑛教授。

  主持和參加多項部省校院級課題,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江蘇省首屆優秀青年中醫藥工作者。發表論文20餘篇,編寫論著10餘部。

  近年來,關注中醫養生保健知識的普及,撰寫《尋找疾病的根源》和《健康書—傷寒雜病論養生智慧》兩部養生保健科普著作,其主講的「傳統文化與中醫養生」被選為教育部第二批視頻公開課。

  擅長運用傳統中醫方法辨治虛寒症狀及虛寒體質,對於失眠、胃病、眩暈、頭痛以及健康狀態的調治具有豐富經驗。近年來,教學指導多批國際留學生,並有來自英國、美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多國患者前去就診。

Donner une note à cet e-book

Dites-nous ce que vous en pensez.

Informations sur la lecture

Smartphones et tablettes
Installez l'application Google Play Livres pour Android et iPad ou iPhone. Elle se synchronise automatiquement avec votre compte et vous permet de lire des livres en ligne ou hors connexion, où que vous soyez.
Ordinateurs portables et de bureau
Vous pouvez écouter les livres audio achetés sur Google Play à l'aide du navigateur Web de votre ordinateur.
Liseuses et autres appareils
Pour lire sur des appareils e-Ink, comme les liseuses Kobo, vous devez télécharger un fichier et le transférer sur l'appareil en question. Suivez les instructions détaillées du Centre d'aide pour transférer les fichiers sur les liseuses compatib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