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森林探勘先鋒: 徐畢克斯用科學寫日記,發掘全新物種

· 血歷史 第 83 冊 · 獨立作家-新銳文創
電子書
304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徐畢克斯(1781~1826),19世紀動物學先驅,以超越時代的科學根基撰寫《頭源學》,歌德譽為「顱骨學重要著作」,並深刻影響其科學見解,達爾文更將他的《巴西探勘之旅》擺於書房閱讀!
▍徐畢克斯,第一位探勘亞馬遜森林的動物學者,採集的動植物標本近萬種,並發現大量新種!

1817年徐畢克斯奉巴伐利亞國王麥希米連一世之命前往巴西探勘亞馬遜森林,當時德國科學家洪堡德(Alexander von Humboldt)雖然已經前往南美洲探勘,但區域僅限於西班牙殖民地,多半未觸及巴西,科學界對亞馬遜森林仍然相當陌生。因此,動物學家徐畢克斯與植物學家馬荻仕,兩人不畏艱苦、歷險無數,由南至北深入探勘了大部分亞馬遜流域區域,所採集的動植物標本近萬種,並發現大量新種。針對這趟旅程所寫的《巴西探勘之旅》,至今仍為研究巴西的重要文獻,達爾文的書房亦擺有這套旅記,足見徐畢克斯對後世學者的莫大鼓舞與影響。

關於作者

Prof. Dr. Klaus Schönitzer/作者

慕尼黑動物學蒐藏館前行政副館長,慕尼黑大學生物系教授。曾多次來臺灣調查昆蟲資源,發現新種蜜蜂。


陳克敏/譯者

輔仁大學德語系畢業,曾任職於行政院新聞局、外交部,臺灣今日(Taiwan heute)德文雙月刊主編,曾派駐德國慕尼黑及漢堡多年。熱愛自然科學,著有《糞金龜的世界》。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